被困在複雜不安的世代,彷佛無法逃脫。這個困局,是人類一手造成的悲劇?或是上帝藉著完美的風暴來吸引我們的注意?
我們生命劇本的導演,祂在向我們訴說什麼呢?我們在這個特別的大時代又有甚麼獨特的召命?
維克多·弗蘭克(Viktor Frankl)是二戰時納粹集中營的倖存者,在他舉世知名的著作「活出意義來Men’s Searching for Meaning」中提到如何能走過極端艱難,甚至能以“艱難”當餅,“困苦”當水,讓災難性的經歷,成為自己生命被淬練的機遇,讓自己能成為別人的教師。(賽三十:20)。就讓我們從他的生命故事來學習,預備在將會越來越寒冷的冬日中,找回屬於自己的獨特意義,成為堅持下去,抓著召命的一份溫暖和照明。
他能於地獄中倖存下來,他提到最關鍵的因素是- 找到生命的意義,才能擁抱一絲希望,堅持下去。許多營友都撐不到最後,特別是那些認定生命已毫無意義,失去求生意志,最後幾乎全部都死了。他從極端困難中找到了生存意義,發現生活不再是追求歡樂或權力,而是追求意義,這原來是人在困境中的最大任務。當情況不再是我們能夠改變時,我們的挑戰就是「改變自己」。他的思想都受到尼采的想法,人只要參透為何而活,就能承受任何煎熬。
從他的生命見證,我們看到人的最可貴,在於面對逆境,仍可保留自由意志。在二戰時期納粹的奧斯維辛集中營,剛到的人被剃光頭,遭受赤裸的檢查,穿上沒有名字,只有號碼的衣服,人所擁有的任何東西都可以被剝奪,唯獨人性最後的自由 — 在任何境遇中作出選擇,包括態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 — 都不能被剝奪。生命最在乎是自己的「態度」和「選擇」。
弗蘭克以經歷體會出Three Wells of Meaning。第一是追尋你的獨特使命。弗蘭克進入集中營時,他的手稿被沒收,他發誓要度過難關,日後重寫和出版手稿。在患斑疹傷寒和瀕臨死亡的時候,他用廢紙做手稿。手稿只有他可以做的,因為他擁有獨特的經驗,能帶來貢獻。因此,每個人的任務都是獨一無二的,支持著我們不放棄。認定和尋找逆境中的意義,相信它正在預備你進入獨特的使命。在集中營,那些知道有任務在等待他們完成的人,是最能生存下來的。
第二是看苦難能為你效力。弗蘭克通過“夢想”來忍受極端苦難。他想像自己站在一群學生面前,在光線充足,熱情洋溢地演講自己的經歷和發現,貢獻生命。或許我們也客觀地看待苦難並詢問自己:“這個對我有什麼意義和價值?”正如 Rick Warren 教導“Every hurt has a holy purpose”。聖經有數不盡的人物,都讓長期的逆境訓練,為他們的成熟和預備召命來效力。勇敢面對挑戰,生命總有意義,發現它就能讓你堅持到最後一刻。
第三是持守愛人的動力。因為愛是生命的動力。當你缺乏意義時,找一個你可以愛和服侍的人。回想愛的神和愛你的人。委身於服侍他人,您會在此過程中忘記和超越自己,去自我中心。愛能讓我們忍受痛苦,為愛活下去,就像耶穌走上十字架的大愛。
弗蘭克在苦難中學會了人生意義或價值。毫不浪費他的幾近絕望的經歷,整合和啟創了「意義治療法」(Logotherapy),協助人找到其生命的意義,從而面對痛苦,活出屬於自己獨一無二的人生tough calling。
我聽到其中一個故事。一位30多歲的母親,被殘障兒子攔阻而自殺不遂,被·弗蘭克邀請她想像:自己已是70多歲並將要離世的老婦,請她於臨終前回顧一生,她說:「我有兩個兒子,一個於年幼死了,還有一個是殘障的。若果那時我自殺成功的話,我就不能再照顧殘障的孩子,他就要被送到孤兒院。他又殘障又無助,他是我的親生兒子,我的人生就要盡量讓他生活得圓滿,讓他成為一個好人…」。霎時間,她突然大哭起來,流著淚繼續說:「我可以說我的生命充滿意義,我已經努力地為了殘障的兒子,盡了最大的努力,給他幸福,我的生命沒有失敗!」這位母親,就這樣找回了她生存下去的意義。
當人能夠了解自己「為何」而活,就能承受得住「任何」境遇。而上帝樂意給我們「答案」。
Commentaire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