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There must be a way out!”「總會有出路!」
電影「地心探險記」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中,男女主角在探險途中,遇上了突發的山泥傾瀉,出口被幾十噸重大石堵塞了,有人沮喪地表達絕望了,女主角 Anita Briem 卻說了一句話:“There must be a way out!” 香港甚或世界的變化日益嚴峻,每天看著讓人心餘力絀的新聞,你往往說出口的話,是那一句呢?
成長或定型心態
暢銷書《心態致勝》(Mindset) 作者、史丹福大學心理學教授Carol Dweck發現成功者與失敗者最大的分別,是取決於他們的心態。那是定型心態(the fixed mindset)或成長心態(the growth mindset)。兩種面對逆境的不同心態,將主宰著我們關鍵性的回應,及至能否越過困境,化危為機,因為心態決定境界。具有定型心態的人相信能力或本質屬固定,並將成功歸於固定因素,例如智力與才能。相反,具有成長心態的人,認為成功可以透過努力和學習,隨時間逐漸發展而得來。
Carol Dweck的研究來自學校。她發現持有「固定心態」的學生在課程越來越艱深時,會讀得特別艱難,成績表現會突然下降。學生背後的心態是自己的能力有限,或是怪罪於別人,認為都是無法改變的事實,從而容易跌進挫敗,甚至會放棄。相反,「成長心態」的學生視失敗是一個過程,只是將成未成(not yet),並認定能從失敗中學習,例如學懂更聰明,避免重蹈覆轍,那是屢敗屢戰的耐力。
跟據Carol的研究,定型心態的人有較多固有/牢固的心態或框框,傾向自限的自我論述,認定自己的聰明才智,掌控能力、社交能力等都是固定無法改變的。他們畏懼且無法面對失敗,所以他們會逃避新挑戰(也就是機遇)。當遭遇挫折或不如意時,這些牢固的心態會在背後作祟,認命或歸疚,對自己說:「我盡了力量,能力有限,沒有辦法了!」或說:「都是某某的問題,我也做不到甚麼!」
成長心態和固定心態是非常普遍的異象,他們對挑戰和失敗的看法不同,成就也各有不同。抱有成長心態的人,不會太在意“成功得失”或將它與自己的價值扣上關系。他們視失敗為一個學習的機會。這種成長的心態讓他們在探索新領域和解決新問題時會感到興奮。他們迎向高難度挑戰,終生學習和進步。
而具有固定心態的人,遇到挑戰或任務是他們能力範圍以外的(經驗、知識、技能、智力、性格等),感到不能勝任,甚至預計失敗時,就會失去興趣和熱誠。對於自認為力有不逮的任務,容易採取逃避的拖字訣。我與不少這類型心態的人溝通過,背後都是要安全,或無法承受失敗。
保羅- 成長心態的佼佼者
提到成長心態的佼佼者,保羅當之無愧。保羅在大馬色路上失明時(使十六14),他在三天失明的折騰中,反思和沉思生命,選擇歸向耶穌而成為翻天覆地的使徒。他遇上呂底亞這位女商人時,當時的猶太人看不起婦女,保羅也有著尊貴的背景,卻願意突破框框,向呂底亞及婦女們傳福音(使十六14),結果促成了腓立比教會的誕生。再者,保羅見到馬其頓的異象,就放下於亞州向猶太人傳福音的框框,傳向歐洲並向外邦人傳福音。保羅突破自己扭曲信仰的框框,不向婦女說話的框框,突破鐘愛向猶太人傳福音而轉向對外邦人傳福音的框框。對於願望破格成長的領袖,上帝可以使用他的程度是難以想像的。上帝用保羅的一生來塑造他,模造他願意被突破和放手,不斷成長和迎難以上。他用他的生命見證來提醒信徒:「不要效法這個世界,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,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、純全、可喜悅的旨意。」(羅十二2)
我近年領受了要寫一個網頁和開始網上視頻,以便回應我的傳承使命 -train the trainers. 我一心依賴專家幫忙,主卻關了我的門,彷彿要我自力更新。我當時充滿自限的思想:「我年紀大,學不到新的科技了!」,「我是IT白痴呢!」主帶我回顧我的生命,我何嘗不是在神的恩典下,完成了很多生命創舉?都是我連發夢都沒有想過我能做到的。及後,我就決定將勤補拙,努力學習,結果就完成了《領袖生命事工網》和視頻的錄製。我想起兩位牧者最近看完後給我的回應,提到多謝我的慷慨地分享豐富和整全的資源,對他們的裨益莫大。而最讓他們感動的,居然是我的身教- 那種迎向困難任務的態度。因為認定是上帝吩咐,就堅持突破弱點來完成。我聽完後心裏很被明白,十分感動。彷彿已不太在意自己做得不夠專業或瀏覽人數不夠多,轉而為自己有幸被神使用,在祂的恩典中成為堅毅的榜樣,散發影響。
我深信,信徒比誰都應該或說更容易擁有成長心態,因為聖靈願意給我們目標和意義,並所需要的能力和恩典。「我靠著那加給我力量的,凡事都能作。」(腓四13)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