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林鳳儀

禧房 ~ 土地神學的踐行 (2)


據社區組織協會在今年4月的調查,對象來自深水埗及油尖旺區住在劏房及板間房的居民,他們的收入的中位數為$12,000,較半年前下跌$2,000,而租金佔入息比例中位數由40%上升至42%。



加上,這類型的房屋的水電費又是高於應收的標準的幾倍,生活艱難,而輪候公屋的時間一直在增長,在香港要有瓦遮頭不是一件容易的事,與上主的心意有所違背。


(2) 土地是神賜福的禮物和憑證


前文闡述土地是上主所創造,是屬於上主,而人類只是受託的管家,在「土地神有」及「土地神賜」的雙重意義下管理大地,土地 adamah(אדמה)與人Adam (אדם) 的希伯來文字根是同一個字,人是出於塵土,土地比人更早出現。人與土地有著彼此有相互關係,人與土地都是受上主的祝福,而在創世記2:5 中,當時沒有人「耕地」,耕字(עָבַד)有服侍的意思,原來人是要照顧、服侍土地,而土地出產食物,回饋人類,讓人可生存。這是一種互利互惠的關係,可是現代人因著自我中心,太高舉自我的利益,「用到盡」「賺到盡」是常規,上主吩咐人要讓土地休息,這彷彿如資本社會的運作不一,香港到處有24小時的便利店、健身中心、洗衣店、商場、餐廳,我們盼望將每樣東西帶來的利益最大化。舊約學者布魯格曼強調土地是一份禮物;土地有權反對人,甚至能夠獨自存在。[1]


舊約多次提及迦南地和埃及,正是要帶出土地如何連結人與上主的關係,以及上主的賜予意義。建道神學院高銘謙博士解釋,『耶和華對亞伯蘭說:「你要離開本地、本族、父家,往我所要指示你的地去。(創十二)」』中的「指示」,其實是「看見」的意思。後來,亞伯拉罕獻以撒的地方被稱為「耶和華以勒」,其實意指「耶和華看見」,換言之,「看見」在聖經中的意思等同「預備」,耶和華為亞伯拉罕不斷地預備土地。所以,土地是耶和華賜予以色列人的禮物,而非以色列人靠自己的勞力而獲得的,從神學角度來說,這就是唯獨恩典。[2]


恰如布魯格曼所言,以色列不是靠能力或謀略得到土地,而是因上主口中的話,[3] 祂賜下的應許。而申命記6: 10-11正正佐證這論點:「耶和華你的神領你進祂向你列祖亞伯拉罕、以撒、雅各起誓應許給你的地。那裡有城邑,又大又美,非你所建造的;有房屋,裝滿各樣美物,非你所裝滿的;有鑿成的水井,非你所鑿成的;還有葡萄園、橄欖園,非你所栽種的....」以色列人是白白地得到這宜居的土地,與創造時的空虛混沌或在埃及時的為奴之地,又或曠野的荒蕪、了無生氣,成了強烈的對比。


而這份禮物是神一直沒有間斷地給予祂的子民,在創世記17:8 「我要將你現在寄居的地,就是迦南全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永遠為業,我必作他們的神。」及創世記28:13 「⋯⋯我要將你現在所躺臥之地賜給你和你的後裔......」中的「賜」字是有連續、沒有停止的意思。上主因著亞當犯罪而將他趕離伊甸園,而卻願意賜下應許之地給亞伯拉罕和他的後裔。


土地是承載上主對人祝福的載體,是上主聖約的憑證。人得著土地就須遵守與上主的聖約,所訂下的典章律例。利未記25:18-19道出得福的條件:「我的律例你們要遵行,我的典章你們要謹守,就可以在那地上安然居住。地必出土產、你們就要喫飽、在那地上安然居住。」 萊特認為土地本身將成為顯示神祝福或咒詛的舞台和媒介[4] ,安德森(Jeff S. Anderson)亦有相似的看法,他認為祝福和咒詛都是由地所驅動[5], 而祝福帶來的是豐盛、完滿,相反地,咒詛帶來的是空虛。在其著作中,繼續表明當忠誠地履行聖約,土地會持續地成為祝福,所以,拜偶像引致一切的祝福消失並最後引致流放,被逐的咒詛正正與土地受祝福的相反。[6]


土地是神賜予的禮物,是對以色列人的應許,領受和承傳福分的地方。同時,聖約是羣體性的,不是讓某人單獨地得益,土地不單是給予人類,也是神賜福予其他受造物一同共享。當公共空間有一些無家者作為棲身之所時,附近的居民恐怕樓價大跌而作出投訴,信仰的群體應如何回應?我們只是擁有土地使用權,而真正擁有者是那位滿有恩慈和憐憫的上主。


(待續)


[1] Brueggemann, The land, 59–61. [2] 《時代論壇》2016.6.28 「土地.居住與生活研討會」。 [3] 布魯格曼:《土地神學》,頁65。 [4] 布克雷著,趙汝圖譯:《耶穌的環保學:活出聖經中神,人,土地的美好關係》(台灣:校園書房,2015),頁66。 [5] Jeff S. Anderson, The blessing and the curse: trajectories in the theology of the Old Testament, (Eugene, Oregon: Cascade Books, 2014), 100. [6] 同上,第6及7章。

Recent Posts

See All

Comments
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