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經講述的城市事工是非常豐富,不單是福音,而是一個全方位的照顧。甚至遠遠在社會服務這個行業還未出現時,聖經人物已按著感動和群體的需要,發展了不同的事工,與今天的扶貧工作,有點異曲同工,甚至已奠下基礎。
聖經城市事工
涉及就業:聖經已有類似小額貸款的觀念,申命記15章提及,我們要向有需要的人伸手,按他們的缺乏借給他,幫助他們當下的需要。在菲律賓、印度等第三國家,有很多小額貸款,亦因而幫助家庭脫貧,擺脫跨代貧窮的問題。而今天的社會企業也與舊約的拾落穗近似。路得記中,波阿斯吩咐工人收割葡萄時要留四個角,及邊緣位置,讓貧窮的人可以拾落穗。路得也被波阿斯容許在他的田間工作,以拾落穗賺點“下難”。今天的社企都是生意,但不會要求弱勢人士要做到一百分,因為智障人士,精神康復者等,需要另類比較人本的商業模式,來讓他們養生,亦兼顧他們需要。
申命記15章,提及奴隸第七年是自由身,主人釋放他們時,需要給予他們酒,穀物去種植,亦給予牛,令他們有畜牧的機會,讓他們可以迎向第二里的新生活。今天有不少基督教機構提供深入就業輔導,甚或為更生人士提供同輩輔導的工作位置,都是一種就業支援,讓弱勢的人得著更多就業支援而重投勞動市場。
涉及住房
申十14提到地和地上所有的,都屬耶和華。舊約強調土地運用,要同時兼顧個人的發展和團體的需要。利未記提到50年是一個禧年,債主在第49年時要把土地歸還給因不同原因,賣地給債主的窮人,令他們有土地有資產,也有田可耕。這種每50年可以重新洗牌,把資源重新分配是公平的滅貧策略。今日不論世界各地及香港,都會將土地供應出來成為社區房,甚至我在「基督教關懷無家者協會」內,稱之為─禧房,意思是均平的將資源重新分配。所以社區房屋是幫助社會上,未能負擔昂貴租金的貧窮人士。
除了土地,馬太福音25章及以賽亞書58章都提到,要接待無家可歸或漂流人士來住。我們在國內和香港亦設立宿舍,有時需要同工和他們住,甚至有不少宣教士,接待一些無家可歸的人,這都是源於聖經的教導– 接待無家可歸者,甚至等同接待主耶穌。
除了無家可歸的,聖經也安置犯人,設立避難所。民數記講述六座“逃城”,好讓一些因著種種原因而誤殺的人士改過自身,這些地方有祭司看守,像今天的傳道人。入住的要學習一技之能,需要工作,讀聖經,有點類似今日的監獄、釋囚事工,所以上帝的心意是給予並非刻意殺人的人士,有一個再生及避開被追殺的機會。
涉及宣講和關懷
耶穌的三重職事是宣講、醫治和釋放,涉及全人的。耶穌甚少留在會堂,卻多在城市、鄉村、甚至山上周圍走動講福音,醫治貧病,甚至趕鬼,讓受壓制的得自由。其實很多時候都是無牆教會的模式,不在會堂內,而在街頭,是外展性的關懷和佈道。
耶穌說:「……我在監裡,你們來看我。』太廿五36。還記得美門瘸腿的那人,彼得說他沒有金和銀,他奉拿撒勒人耶穌的名子,叫那人起來行走。其實彼得都做了很多街頭探訪、佈道和醫治的工作,昔日耶穌怎樣做,他也照著做。所以外展探訪,都是當代使徒的服侍模式,反觀今天的教會卻集中有四幅牆內。
涉及倡議和夥伴
當時的先知常常將不公義的事情揭露出來,再闡述在上帝眼中要奉行的公義真理。有點像今天的壓力團體,宗教機構,用調研或記者會等來表達弱勢的狀況和需要,為他們爭取應有的福利。此外,耶穌也做了很多當時代覺得不合宜的,例如去接觸痲瘋病人和妓女、收稅吏為徒等。耶穌以身教來移風易俗,帶下禧年的平等福音和天國文化。
為了好好地關顧弱勢的需要,例如孤兒和寡婦,聖經有提及夥伴協作,像今天的織網來整合資源幫助貧窮人。舊約中波阿斯要處理路德和她婆婆的生計和住宿,他在城門口和長老及重要人士開會。城門口就像今天的圓桌會議,或類似事工網絡,將不同的資源放在一起配搭,產生協同效應來幫助有需要的人。
聖經講述很多給予饑餓的人有食物,使徒行傳亦有派飯的工作,像今天的社區飯堂或食物銀行。至於賑災和籌募,今日很多機構都會做賑災的工作,保羅亦做過很多。使徒行傳11章有講到,在耶路撒冷不同地方將有大饑荒,於是他們在有能力時進行籌募,有需要時派人送去猶太地區的弟兄手上,幫助他們購買糧食。保羅除了傳福音及牧養之餘,都會鼓勵人們捐得甘心樂意。耶穌專心宣講福音,旁邊卻是一群婦女不斷提供耶穌因服侍所需的資源,都是一種屬靈籌募。
門訓、培訓和神學教育
除上以上所提的扶貧,聖經很早已有類似的門訓、教練和神學教育。耶穌帶著十二個門徒,保羅帶著提摩太,都是身教和言教,像今天的coaching。保羅甚至於雅典,一個很學術的地方設立學者學房-推喇奴(Tyrannus)。與當地人一起辯論真理,是另類傳遞福音的策略和模式。學房原文學校之意,真的類似今天的神學教育雛型(徒十九:9)
為了更有效牧養,保羅會將不同群體集中牧養。保羅帶呂底亞信主,呂底亞開始家庭教會,成為一個宣教點,更成為歐洲第一間教會─腓立比教會,所以當時的弟兄已做婦女事工。再者,保羅在哥林多港口織帳篷,接觸很多藍領船員,一些基層的工作,會遇到一些工友,這也是保羅養生和服侍的場景,這是他的藍領事工。
總的來說,上帝很早已有扶貧策略,由理念到實踐,遍佈於新舊約,是無可推諱的。若我們今天仍將社會關懷與傳福音二分化,將社會關懷拒於門外,恐怕就正在傳講有洞的福音了。福音是信仰及服務結合,正如一對筷子,必然並行。大使命和大誡命,缺一不可,不然就無法行使福音的原來功能了。
Comments